12月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在我国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流脑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斑)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目前贵州省发现的流脑病例主要为A群、C群和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病例。
流脑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流脑全年皆可以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成年人患流脑也不少见。
防控建议
(一)早期及时发现流脑病人,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
如病例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除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班主任老师外,还应对学校开展晨检工作。
(二)个人要做好防护。
托幼机构、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或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搞好环境卫生,保证空气流通。
(三)接种流脑疫苗是目前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
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只能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四)流脑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7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
(五)流脑的病情发展很快,发热病人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带来不良后果。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天气日渐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在密闭的环境下使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制气)热水器洗澡、在屋内使用燃气或煤炉取暖和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都有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防控建议
(一)应经常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燃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设备等不应放置于家人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
(二)使用管道煤气炉灶烧煮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同时应选择质量合格的火炉和烟筒,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情况时,要及时更换。
(三)要避免家中煤炭要不完全燃烧,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通向室外的烟筒接口要密封,若有裂缝、破损要及时修补,防止漏气;使用火盆烧炭取暖时不要把门窗关得太严,要注意通风换气,每晚睡觉前应熄灭炉火,不要让老人小孩独自取暖。
(四)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
(五)不要在密闭的室内点炭火盆、用炭做燃料煮火锅,火锅店等就餐和加工场所都应做好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