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健康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对群众而言,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无健康也就无幸福可言。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是黔南州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黔南建州60多年来,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跨入全省地州市前列,发展的核心追求,是为了全州各族人民的健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确保人民健康,建设健康黔南,黔南州卫计委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到医疗扶贫助力脱贫攻坚,黔南的每一步都扎实有力。
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2017年是黔南州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年。走进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福泉市中医院,可以明显感受到医疗队伍充满了活力与干劲。
2016年,福泉市在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实行院长选拔聘任,并实施院长年薪制度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亮点。同步实行编内外人员“四同”管理模式,即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岗同酬,同交职业年金,同享退休待遇;扩大事权,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赋予院长事项管理权力,将绩效奖励、职称评聘、专科建设等事项由医院自行决策执行,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之举。
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一池春水中荡起层层涟漪。医院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竞争激励机制,创造吸纳人才的良好环境,在医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伴随激励机制的建立,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推行公立医院改革以来,医院在群众得实惠、医者受鼓舞、医院添活力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转化为真正的民生项目,医疗机构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而心无旁骛。
州卫计委副主任李俊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核心是提升医疗的质量和水平,激发医疗队伍的活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2017年,黔南州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成功,编制使用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瓶颈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以药补医机制基本破除,48所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零差率销售有效推进。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推进,病种付费病种达到213种,位列全省第一。政府办医职责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遏制,全州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控制9.38%。公立医院改革的综合成效得到突显,综合改革主要指标总体呈现“二控二降二增一升”的改革效果,二控就是检查和化验收入占比控制为27.11%,卫生材料收入占比控制为10.17%,二降就是药占比同比下降4.22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及卫生材料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二增就是按病种付费病例数同比增长62.04%,按临床路径出院病例数同比增加85.55%,一升就是医务性收入占比同比升高2.47个百分点。
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公共卫生保障坚强有力
公共卫生保障是黔南州卫计委紧抓不放的主要工作之一。过去一年,全州累计为343.33万名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为20.69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和生活方式指导,免费为19.38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10.82万名0-3岁儿童开展中医药保健健康指导,免费为19.1万名高血压患者和3.9万名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体检和面对面随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34个,完成34个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加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全覆盖,国家免疫规划以乡镇为单位的预防接种率达95%以上,2017年全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省目标范围内,呈逐年下降趋势;保持无脊灰状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累计在册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2326例,检出率3.8‰,在册管理率89.47%;福泉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治工作示范区;独山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州2017年共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1个,省级卫生乡镇17个,省级卫生村169个。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7年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7.37%,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88.10%,全力推进州、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全面提供孕前优生检查、生育登记、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为一体的生育健康全程服务,儿童营养改善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成效明显,实现规范化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新突破,《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产科、儿科等适宜技术得到明显提高。
医疗扶贫成效明显“四重保障全兜底”让精准扶贫对象“零负担”
2017年5月,对家住长顺县白云山镇金山村的金国琴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她丈夫的先天性心脏病终于治好了。金国琴说,她从来不敢想象像她家这样一个上有80多岁老母亲,下有正在读书孩子的贫困农村低保户,还能把这个病看好。治病需要的13万元,对她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结果新农合报销7万多,大病保险补偿近4万,民政医疗救助1万多,医疗扶助兜底差不多1万,就这样没花一分钱就把病看好了。而这全都得益于我州出台的“四重医疗保障”优惠政策。
医疗扶助资金兜底救助是我州针对农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后,享受的医疗扶助第四重保障,是我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推出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救助兜底”推进医疗精准扶贫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这一重大举措帮助因病贫困的群众脱贫致富,加快了全面小康进程。
不仅如此,黔南州还针对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出台了“两精准”“两扶助”“两免两提高门诊全补助”“特殊大病全兜底”“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17年黔南州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达100%,对符合大病临床路径专项救治对象实行100%免费救治,实现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零负担”。全面实现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化即时结算,实现病人看病“一次就诊、一个窗口、一次结算、多部门救助”良好格局,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年累计救助61.43万人次,救助金额2.63亿元,通过医疗救治全州治愈2749人,20万余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
同时,新农合为健全完善健康保障体系助推给力。2017年4月,新农合实现州级统筹,全州参合达334.94万人,各级政府的补贴从每人420元增加到450元,筹资水平从每人每年510元提高到570元。通过创新补偿机制,打破门诊低水平保障常规,取消门诊补偿限额,与住院捆绑拉通,实行门诊加普通住院累计封顶30万,从制度上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政策调控见成效。自取消新农合门诊限额以来,小病大治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截止2017年底,住院补偿金额占比较取消前下降4.05个百分点;门诊受益率为235.36%,较取消前提高38.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黔南经验在全省推广。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 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三都县普安镇羊吾村74岁的张大爷,因胃部不适来到普安镇中心卫生院就医,初步诊断为急性胃溃疡,当时张大爷病情严重,镇医院没有相关检查设备,接诊医生及时通过与县医院联通的远程就诊平台,与县医院的专家就张大爷的病情进行会诊,对张大爷给以止血、升压和胃粘膜保护等药物治疗,很快就控制了病情发展,病情稳定后医生建议出院进行保养和康复治疗,随时复诊。张大爷和家属对普安镇医院的治疗很满意。
建立紧密合作的医联体,以医联体之间协作联系,破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近年来,黔南州加快州县乡三级联动的医联体建设,加快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级医疗资源优势,让专家“沉下去”,让群众“留下来”,确保了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价廉和便利的诊疗服务。2017年,全州县级综合医院与上级医联体医院开展远程会诊1735次,派出到上级医联体医院进修医务人员280人次,转入上级医联体医院病人7256人,由上级医联体医院下转病人728人,上级医联体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到下级医联体医院开展诊疗20112人次,到下级医联体医院开展巡回义诊415次。
实行医嘱处方延伸制度。上级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方案所必须的药品,允许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保证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病人治疗的延续。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结核病、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开展签约服务,逐步扩大向一般人群推开签约服务。家庭医生或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实施组合式签约服务机构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对签约服务对象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等优惠政策,2017年,常住人口签约服务154.2万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70.7万人,贫困人口签约服务77.4万人。
跨省就医更便捷 “五个全面建成”促医疗水平提升
黔南州卫计委在国家跨省异地定点平台的基础上,扩大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等四家三甲医院作为黔南州新农合报销定点医院,凡黔南州新农合患者经规范转诊至广州市协议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可享受出院窗口直接结报服务,患者仅需支付个人自付金额。
“这项工作将极大的方便群众跨省就医,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使群众少跑路,避免了新农合报销两地往返的麻烦。”州卫计委合医办副主任苏昶介绍着,“这就是将新农合报销窗口,搬到了省外的医院。下一步我们还会针对黔南群众外出务工聚集地,在更广泛的省外医院推广此项工作。”
“五个全面建成”成绩显著。目前,全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州医药监管平台完成率达80%。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完成95%以上。在全省率先完成州级人口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和239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设备调试,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初步实现州、县、乡互联互通。2017年下半年全州“五个全面建成”工作连续在全省排名第一。
为了黔南人民的幸福与健康,黔南州卫计委以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着力点,让群众从“看上病”到更“舒心”、从看得起病到更便捷、从治病到“健康+”,一步一步走得坚实有力。州卫计委主任赵智表示,将继续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攻坚克难,锐意改革,砥砺奋进,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卫计事业翻开全新的篇章,为400万各族人民谋健康福祉交出满意的答卷。